火鍋漫畫(來源四小折繪本日誌)

(圖片來源:四小折's繪本日誌)

冬天溫度直直落,每到吃飯時間各大火鍋店總是大排長龍,

看著店內冒出的陣陣溫暖白煙,

暖暖熱湯下肚再來點冰涼飯後冷飲甜點,真是一大享受,

小心這樣冷熱失調的飲食習慣正傷害著我們的腸胃,

時間一久恐引發腸胃不舒和皮膚不適。

 

張小姐是小資上班族,最近天冷每天都到涮涮鍋店報到,

熱呼呼的一人份火鍋還有免費冷飲甜點,

假日朋友相約麻辣鍋、薑母鴨或羊肉爐,再來杯冰涼啤酒,

冬天就是要這樣吃才過癮,

但幾星期之後,發現自己飯後常常腹脹難以消化

總覺得沒胃口,只想吃重口味的東西

吃飽飯就好疲倦,而且很容易口渴

就算喝很多水也不能解渴

臉上開始出現大顆痘痘,每到下午就臉色暗沉脫妝

同事都關心她是不是沒睡飽,怎麼氣色這麼不好,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症狀呢?!

其實這些都是因為飲食的問題造成「脾胃濕熱」的症狀。

什麼是「脾胃濕熱」呢?!

我們人體的消化功能主要由「脾胃」這個臟腑負責,

中醫理論裡「脾」具有將水穀精微等營養物質

吸收並上輸於心、肺,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的作用;

脾還有調節人體水液代謝的作用,

如果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失常,會導致水液在體內的滯留,

而產生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

因此若脾胃臟腑功能失調,

則容易出現脘腹脹滿、大便不成形、食欲不振、水腫、倦怠等症狀。

現代人因為外食或者過度精緻、高熱量的飲食,

很容易讓脾胃受損,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會造成水濕停滯,

濕邪停留體則內容易化熱,重口味的飲食會讓濕熱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開始出現口渴、腹脹、皮膚暗沉或痘痘的症狀,

再加上冰涼的飲品,讓原本已經很虛弱的脾胃功能更加低落,

無疑是火上加油,因為飲食錯誤習慣造成的惡性循環會持續傷害身體。

腸胃無負擔  天冷鍋物怎麼吃?!

  1. 了解體質,選擇正確食材,勿過度進補。

 天氣轉涼,時序入冬是補養的好季節,

 但現代人營養充足,作息不正常,加上外食重口味食物,

 真的每個人都適合吃補嗎?!先讓我們初步了解自己的體質,

 再選擇正確食材進補吧!

 概略來說,中醫理論裡將體質分成寒性熱性兩種,

 而熱性體質又分成實熱虛熱兩種:

虛寒?!燥熱?!我的體質是哪一種 (按此看詳細分類)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溫熱、大補的食物和藥材,

 體質偏熱性(無論是實熱或虛熱)的人,

 應該要避免大量或頻繁的食用羊肉爐、薑母鴨或麻辣鍋等鍋物

 這類鍋物為了增添風味,

 含有八角、小茴香、胡椒、草果、肉桂、老薑等等性味偏溫熱的藥材

 體質偏熱或長期作息不正常、熬夜外食的人,

 容易在食用後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痘痘增加、口破等上火的症狀。

 除了減少這些過於溫熱藥材的用量,

 也可以挑選比較性味平和的黨參、西洋參來代替東洋參

 桂枝代替肉桂嫩薑代替老薑,用豬肉代替羊肉、鴨肉等,

 或加入黃精、何首烏等滋陰的藥物,

 不過因為體質的判斷和合適藥材的選擇,

 仍需中醫師依個人情況不同來判斷,

 因此建議服用補養藥品食材前先諮詢您的中醫師,才能補得正確又健康!

2. 少油少鹽,遠離刺激性食物和沾醬。

最好選擇低脂肪湯底,

如瘦肉、去皮的雞或鴨肉、鮮魚、蝦米、紫菜、

蘿蔔、番茄、冬瓜等蔬菜熬湯

避免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例如老母雞、肥鴨等做湯底,

在燉湯的過程中可將浮在上面的油脂撈出。

火鍋沾醬的沙茶、醋、醬油、甜辣醬等大多屬於高鈉含量的成分,

會影響血壓的控制,即使改換成薄鹽醬油

也是以鉀取代鈉腎臟患者還是要避免食用

高血壓、腎臟病患者,在吃火鍋或補品時,

應選擇清水湯底或不要喝湯

因為火鍋中的海鮮和肉類、動物內臟等富含蛋白質的食材,

尤其是和濃厚的肉骨鍋、昆布鍋、麻辣鍋湯底一起在高溫持續烹煮後,

釋放出大量的鈉、鉀離子到湯汁中,

因此不利於腎臟病、高血壓患者。

另外像薑母鴨、羊肉爐等重口味湯底的高量鹽分,

會使水分囤積在體內,也容易造成水腫或增加腎臟負擔

高血壓.腎臟病小心避免的食物種類-了解食物的含鈉/含鉀量  

(想知道更詳細的食物鈉/鉀含量 請按上面)

3. 均衡飲食,增加飽足感,青菜不能少。

品嚐火鍋或薑母鴨、羊肉爐等鍋物時,

記得搭配蔬菜食用,不僅可以均衡必須營養素如纖維素、維生素的攝取

另外也能在不過多熱量的情況下,增加飽足感

另外蔬菜種類的選擇也應該視不同鍋物挑選,

例如配菜中常出現的大白菜、絲瓜、白蘿蔔等涼性蔬菜

就不宜和較寒性的食材(如單純以螃蟹為湯底的海鮮鍋)一起食用,

反而較適合搭配溫熱的羊肉爐、薑母鴨等鍋物,避免過度進補上火。

4. 喝湯要適量,注意卡路里和普林。

如果湯的種類是高鹽份、高普林,例如海鮮或麻辣鍋底,

不適合過度飲用,尤其是痛風、腎臟病及高血壓的病人,

應避開喝這些高鈉、鉀離子,高普林的湯底。

一般人吃飯後可緩慢少量喝湯,以胃部舒適為原則;

但在減重期間,無論飯前或飯後,都建議不要喝湯

因為湯中有食物的精華,也有一定的熱量,

但等小便後腸胃排空又容易有飢餓感,若再進食則會吸收過多的熱量。

火鍋熱量知多少--巿售火鍋湯底,各式鍋物熱量分析 

(想知道各類鍋物的熱量比較?!一次麻辣鍋等於10碗飯熱量?!請按上面)

 5. 適溫入口,避免腸胃黏膜損傷。

一般來說,人體的口腔、食道、胃黏膜

最高能忍受的溫度是在攝氏60度左右

食用超過此溫度的食物或湯品,易造成腸胃道黏膜的損傷,

長期喝超過60度熱湯,過度損傷黏膜,甚至可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

因此在吃火鍋或喝湯時,建議等溫度略涼後再入口,

以免造成腸胃道黏膜的損傷。

6. 慢食咀嚼護腸胃,湯泡飯吞勿嘗試。

如果吃飯速度太快,食物未經咀嚼就吞進腸胃裡,

口中的唾腺來不及將食物完全分解

胃就要分泌比平常更多的量的胃酸才能將食物消化

長期下來對胃會造成負擔,容易引發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另外吃飯時狼吞虎嚥或講話,會因為吸入太多空氣,

也會產生脹氣的狀況。

把米飯泡軟和著湯吞下,因為食物偏軟,容易讓人懶得咀嚼就吞嚥,

會增加胃的消化負擔,長期下來會引發胃炎、胃食道逆流的狀況;

所以吃飯食細嚼慢嚥,可以讓口腔或腸胃有足夠時間分泌消化液,

食物會較完整且快速的分解成血糖,

人體若血糖上升會刺激腦部的飽食中樞神經,也較容易產生飽足感

對於正在減重的人來說,細嚼慢嚥也有助於飲食的控制。

 7. 冰飲out!,冷熱分離無負擔。

吃火鍋時最讓大家期待的,莫過於種類豐富的各式食材可以一次滿足,

但是從中醫觀點來看,這樣高熱量、精緻的「膏粱厚味」食物

很容易造成脾胃運化功能失調

進而造成水濕停滯,濕邪停留體則內容易化熱,產生濕熱體質

此時若再加上冰涼的飲品,讓原本已經很虛弱的脾胃功能更加低落

無疑是火上加油,讓所吃的食物無法完全消化利用,

造成腸胃和身體的負擔。

另外冰飲也會阻礙身體寒熱的調節和廢物的排除

長期飲用冰品會使營衛不和而導致體內鬱熱

甚至出現膿皰型痘痘、臉色暗沉、精神不佳等症狀。

因此在食用鍋物時,盡量要避免冷熱錯雜的飲食習慣,

才能保護腸胃,吃得盡興又健康。

 

享用大餐之後,你是不是也常覺得脹氣、腸胃「度堵」難消化呢?!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簡單的健脾去濕中藥茶飲和好用的助消化穴位吧!

健脾去濕中藥茶飲

薏仁9克、白朮6克、茯苓9克、白扁豆6克。

健脾去濕茶  

先將所有的藥材加水淹滿,先以中火將水煮滾,

再轉水小火煎煮10分鐘,倒出約一杯量的藥汁。

同樣步驟再重複一次,將兩次藥汁混合,於一天內慢慢喝完即可,

若喜歡喝淡一點口味,也可將藥汁酌量加水,當開水於一日內飲用完畢。

 

紫蘇4g 藿香4g 仙楂6g

健脾去濕茶2  

將上四味藥分別搗碎後,放入杯中,加入800cc熱水,

悶蓋15分鐘,每日一劑,可代茶飲。

 

幫助消化消水腫 穴位按摩有撇步

飯後30分鐘可以嘗試自己適度揉按,幫助腸胃蠕動,

可緩解脹氣腸胃不適症狀!

幫助消化穴位

腹部穴位  

  • 中脘穴(為胃之募穴,和胃降氣)

取穴:以胸骨底部劍突(沿胸部正中央,往肚臍方向觸摸,骨頭硬感消失處)為起點,肚臍為終點,兩點連線正中央取穴即為中脘穴。

  • 天樞穴(為大腸募穴,左右各一穴位,調腸理氣)

 取穴:肚臍兩側旁開2寸的距離

(胸口正中到乳頭間的寬度為4寸,可以此折量)

  • 關元穴(為小腸募穴,補腎健脾)

 取穴:肚臍正下方3寸(四手指幅寬)

足三里      

  • 足三里穴(胃經之合穴,胃之下合穴,健脾理氣)

 取穴:足三裡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脊1橫指。

由膝蓋髕前凹窩(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

由脛骨(小腿前側觸摸有硬感即為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因為小腿肌肉較豐厚,可以用筆或筷子尾端適度按壓,較有功效。

你是不是也有前日重口味大吃大喝後,一早醒來覺得水腫、

身體沉重的經驗呢?!可以利用下列消水腫穴位,

在每個穴位揉按20下,幫助恢復好氣色,擺脫水腫無負擔唷!

減輕下半身水腫穴位

  • 三陰交穴 (脾、肝、腎經交會穴,利水消腫)

取穴:內踝尖上方3寸(約四指寬),脛骨後緣凹陷處,

可順帶揉按小腿肌群,可達到消除下肢腫脹的效果。

三陰交穴  

  • 陰陵泉穴 (脾經合穴,利水袪濕)

取穴:屈膝到底,膝內側橫紋端凹陷處

陰陵泉  

減輕頭面部水腫穴位

  • 四白(可減輕眼袋下眼瞼浮腫,促進眼周循環,舒緩眼睛疲勞)

 取穴:瞳孔正下方,眼眶骨凹陷處。

四白穴  

  • 大迎穴(可減輕頸部下巴水腫,促進頸部淋巴循環)

 取穴:在下頜角前方,咬肌附著部的前緣。

大迎穴  

 

Drwang  王敏穎醫師的小叮嚀

體質的判斷和合適藥材的選擇,仍需中醫師依個人情況不同來判斷,

因此建議要服用補養藥品食材前先諮詢您的中醫師。

另外茶飲和穴位按摩僅能做為平日保健,若腸胃或身體不適,

仍需請醫師診斷,依病情舌脈服用藥物治療,才會達到一定的療效。

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患者在飲食上需謹慎遵守醫囑。

寒冷的冬天,相聚來頓豐盛的鍋物,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適當的選擇食物種類,和正確的飲食方法,也能讓您吃的盡興又健康!

arrow
arrow

    Dr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