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  

每年接近夏至時,

行走在路上總會看到中醫診所懸掛出三伏貼活動開跑的布條,

新聞也常常播報民眾為了三伏貼而大排長龍的畫面,

到底什麼是三伏貼?三伏貼的功效是什麼?

三伏貼的中醫原理和敷貼穴位又有哪些?!

什麼人適合三伏貼療法?貼了三伏貼後又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什麼是三伏?!

三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

三伏的推算方法:

初伏(頭伏)-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小暑),為初伏第一天
中伏(二伏)-夏至以後的第四個庚日(大暑),為中伏第一天
末伏(三伏)-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未伏第一天

」的意思是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於地下之意,

三伏貼的原理在於,利用夏季天氣候炎熱,人體陽氣旺盛,

皮膚腠理完全開泄,藥物更易滲透皮膚,刺激穴位,

達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的功效。

從中醫理論看來,「庚日」與「」在五行中都屬於「」,

因此,關於肺部系統的疾病在庚日作治療的效果最好

庚日是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酉……,

因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也是10天,

中伏時間有長有短,可能10天或20天,有些年份甚至達30天或40天。

 

今年(2013)的三伏貼日期為

初伏:7 月 13日(星期六 )

中伏:7 月 23日(星期二 )

末伏:8 月 12日(星期一)

 

三伏貼的適用疾病

反復呼吸道感染(咽炎、慢性扁桃腺炎、慢性支氣管炎等)、

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氣喘、

長期腹瀉、頻尿、腰膝痠軟虛寒怕冷體質患者。

最常見的敷貼患者是過敏性鼻炎患者,此類患者多為虛寒體質,

易受氣候改變或遇到冷空氣時發作,

穴位敷貼可以改善患者流大量清鼻涕、鼻癢、噴嚏、

鼻黏膜水腫、蒼白等虛寒症狀。

 

這類疾以寒、虛為特點,根據天人和一觀點,

用這種取類比象的方法來表述該病的特點,它就像一年四季的冬季,

因此稱之為"冬病",三伏貼則藉由冬病夏治的特點,

利用三伏氣候炎熱,在人體特定的穴位上敷貼

  以辛溫、逐痰、走竄、通經及平喘的藥物,

  使人體的陽氣得天地陽氣之助,利用藥物陽氣的疏通,

  達到溫陽利氣,驅散內伏寒邪的功效

可使肺氣升降正常,溫補脾腎,從而增加身體抗病能力,

痼疾可愈,並可防舊病復發。


三伏貼敷貼穴位

穴位  

定喘:大椎穴旁開五分。

風門:平齊第2與第3胸椎棘突間凹陷處,背部正中線旁開1.5寸。

肺俞:平齊第3與第4胸椎棘突間凹陷處,背部正中線旁開1.5寸。

脾俞:平齊第11與第12胸椎棘突間凹陷處,背部正中線旁開1.5寸。

腎俞:平齊第2與第3腰椎棘突間凹陷處,背部正中線旁開1.5寸


三伏貼注意事項

1.穴位敷貼時間在3小時以內。老人及小朋友皮膚敏感者,

初次敷貼以1-2小時為佳,觀察皮膚是否有不適之反應,

中伏及末伏再逐漸延長敷貼時間。

 

2.敷貼穴位局部會有熱及燒灼感

一般在半小時左右燒灼感的反應會比較明顯,

若不會造成刺痛或搔癢不適為正常狀況,

請小心注意皮膚表面是否出現疤痕,

若已有紅腫或敷貼疤痕出現(無論是否達到3小時),

要立即取下敷貼藥餅,以免皮膚灼傷。

 

3.敷貼期間不宜在陽光下曝曬,或從事激烈的活動,

不適宜直吹電扇或冷氣

 

4.敷貼時若有口乾及瀕尿的現象,請多喝水

請勿飲冰水,避免刺激性食物

 

5.撕下藥物後,局部要以溫水擦弒,

可以一邊有用清水沾濕敷貼膠布邊緣,一邊撕下,

減輕撕貼膠布的疼痛感,當日勿泡冷水或游泳

 

6.除去藥布及藥餅後,以乾淨的棉棒拭淨皮膚,

不可立即洗澡或搓洗該部位

 

不適合三伏貼的特殊情況

1.皮膚長有皰、水泡以及皮膚處於嚴重過敏狀況患者。

2.疾病發作期(發燒、咽喉疼痛、有黃色濃鼻涕濃痰者)

  或患有嚴重疾病的病人都不宜敷貼。

3.兩歲以下的孩子也不宜進行敷貼治療,

  因兩歲以下的孩子皮膚比較嬌嫩,小朋友對於皮膚不適也較不會表達,

  為顧及安全三歲以上表達能力清楚小孩較為合適敷貼。

4.曾有敷貼經驗但對敷貼嚴重過敏、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的患者不適宜

5.孕婦、糖尿病患、末稍感覺異常、嚴重心肺功能不足患者不宜。

arrow
arrow

    Dr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